成功的农业推广工作离不开推广人员和推广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农业推广人员可以向农民宣传、介绍有关的农业政策,提供各种农业技术,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适应国家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通过沟通,农业推广人员能更加了解农民需求,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及时向农民提供各种市场信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并向农民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最终促进农民自觉自愿地改变行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综合发展。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推广沟通尚存在不少问题。下面以四川省某乡镇为例了解一下目前农业推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该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全镇国土面积46.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4719亩,其中水田15120亩,旱地9638亩,林地4250亩,另有果园1380亩。除了2个砖场和4家毛织厂外,几乎没有工业。全镇3.22万人口中农业人口有2.95万人。因此,农业是该镇的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大田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因此,该镇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据统计该镇外出打工人数有8300余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约1/4,占全镇劳动力17800人的近1/2。
在这样一个农业镇,农业推广极为重要,但是实际农业推广工作做得极不到位。仅举两个例子:
例1 脐橙种植推广。该地种植脐橙的条件得天独厚,所产脐橙曾获1999年、2001年全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章。近年来,该镇所在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将该县的优质水果脐橙作为主导产业,制定水田种水稻吃饭、旱地栽脐橙挣钱的发展蓝图。县里为了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指导,并积极培训乡村脐橙技术人员,以期为脐橙生产提供技术保障。但是,2006年1年全镇新植脐橙面积仅有150亩,而且成活率极低,大约只有50%,只完成计划面积1380亩的10.9%。农民对此颇有意见,使农民对政府的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措施抱有怀疑。
例2 水稻害虫防治。农民最看重的是水稻,因为水稻是该镇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2007年是水稻害虫稻飞虱的爆发年,该县启动了三级紧急预案,要求各个乡镇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确保粮食安全。但该镇还是出现了稻田“通火”——即稻飞虱长成成虫,造成水稻减产,有的田块甚至绝收。其原因是农技人员没有直接下乡指导如何使用农药所造成的。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渠道不畅。具体表现在:
1.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沟通频率低
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本应沟通频繁的双方却很少沟通。调查发现,从2007年7月10日到9月5日近2个月的时间内,该镇农业推广人员下乡的情况为:7月16日,根据上级要求调查稻田稻飞虱虫口数量,3名农业技术人员全部下乡;7月17日稻飞虱防治现场会后,3个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到自己负责的区域抽查稻飞虱虫口数量;8月3日,接到该镇9村稻田“通火”的报告, 9村会计等人员到稻田核实,下午2个农业技术人员陪同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下乡,走访了两处,向受灾户宣传稻飞虱防治方法,但为时已晚。8月31日,农技站长陪同县农能办工作人员验收沼气池及配套改造。
可以看到,在两个月的时间内,3个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直接沟通的次数仅有9人次,据此推算,每年和农民直接沟通大约只有50多人次。但是,这是在县里采取了三级紧急预案(县级能够启动的最高级别的紧急预案)时采取的非常手段,9人次中还有1人次与稻飞虱防治无关。
接受调查的农民也反映,有的农民已经有10年左右没有见过农技人员下乡了,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完全依靠自己的摸索以及向邻居、亲戚借鉴学习。
2.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之间的间接沟通多于直接沟通
沟通渠道过长,中间环节过多,造成信息大量流失和失真,严重影响农业沟通的效果。如在稻飞虱防治中,镇政府的安排是将全镇分成四片,3名农技人员各自负责一片,县里派来的农技人员负责一片。他们负责教会自己负责区域的村干部,村干部负责教会自己负责的几个村民小组的农民代表,农民代表负责教会村民小组的农民。信息传播渠道为农技员——村干部——农民代表——农户,有3个环节。
这种多级沟通渠道的结果是8月3日接到9村农民报告,稻田已经“通火”,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两个村民小组的“通火”田块面积已达10.3亩(但镇里没有向县农业部门上报),以后的几天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通火”田块,面积大都在1亩以上。农民反映自己已经打了药,但是为什么没有效果?仔细询问才发
现农民打药的方法不对,稻飞虱的栖息场所在水稻根茎部,所以打药时应该打根茎部。但是由于农技人员没有当面向农民传授打药方法,而是通过村干部转达,经过3个中间环节后,农民得到的信息就是需要打药。所以他们按照过去的方式在稻田上面喷洒,肯定不会有理想的效果。
3.农业推广人员与普通农民沟通不畅
农业推广人员与村干部之间沟通通畅,与先进农民的交流也比较多,但与绝大多数普通农民沟通不畅,次数极少。农业推广人员和村干部所有的手机都形成了一个内部网,相互之间拨打只需要拨3位数的短号,通话不产生费用,沟通十分畅通。但是,农技人员没有农民的联系方式,所有的工作除了直接找农民外就只能依靠村干部来完成了,其农业推广工作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同时,在与农民之间的直接沟通中,农业推广人员偏爱先进农民,经常向他们推荐好的项目、技术,他们成为了各种各样到示范户。而上级检查工作时不可能跑遍每一个地方,因此每次检查都是看看先进农民的示范。“落后”农民根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得到先进的技术或者项目,使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4.农业推广人员同上级的沟通多于同农民的沟通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选用、考核与提升均由上级掌握,因此他们必须满足上级的要求。他们的工作绩效不是农民说了算,也不是实际情况说了算,而是上级的检查验收说了算。所以他们只要把工作做得足够应付上级的检查就是完成了工作任务,通常的做法是培养先进农民,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示范户,上级检查验收时他们就代表了全部。而事实上这些示范户是上级的示范户,对普通农民的示范作用
极其有限。甚至有些工作只需要编制一些数据就可以了。在秋季生产安排中,县里给该镇下达了各项任务,如秋红苕、秋芋、秋菜、再生稻等各多少亩(其中示范面积多少亩)。而镇农技人员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指标分解给每个村,让村干部分解到每一个村民小组,汇总后再向县里报送。事实上究竟哪些地方适合种植,农民愿不愿意种植等问题都没有落实,因此也记不住各个村的情况。
可见,在实际工作中,至少部分地区的农业推广沟通还相当不够,沟通次数少,面向农民的直接沟通、正式沟通相当少,沟通层次过长,中间环节过多,造成信息大量流失、扭曲和失真,严重影响了农业推广的效果,致使这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的农业收入持续低迷。
增进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的沟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有效地沟通能够增进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的了解,消除相互之间的误解,提高农业推广的成效,促进农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促进农业推广人员与农民的直接沟通,需要改革农业推广人员的考核制度,重视农民的对农技人员的评价意见,并注重农业推广实际成效。
本案例涉及推广学原理中农业推广沟通理论及其运用,包括在农业推广沟通中沟通的要素、沟通的类型与特点、沟通渠道、沟通的技巧、沟通的障碍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