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一、寄生虫与宿主

寄生生活的建立

1.在海洋、淡水和陆地土壤中存在着许多自立生活的线虫。

2.从事低级阶段的植物寄生生活的线虫 此等线虫生活在植物根部附近,以其口针穿刺植物组织,以植物的组织、汁液为食,但不进入植物体内:这是最初期的寄生生活。

3.植物寄生生活 某些种线虫的幼虫侵入并生活在植物组织中,它们在植物宿主体内发育成熟;雌虫的卵通过植物组织的崩解而进入土壤,卵在土壤中孵化为幼虫,感染新的植物宿主。

4.腐食性动物寄生生活 有些线虫在土壤中营自立生活,并不寄生;但当幼虫没有足够的有机食物的时候,它们就侵入一个无脊椎动物的体内(形成或不形成包囊),这时它们没有什么显著的发育。待到这个无脊椎动物宿主因其它原因死亡之后,幼虫就以它的尸体为食,并发育到性成熟;它们可能在这个无脊椎动物的尸体里度过好几个世代,这是最初级阶段的动物寄生生活。

5.腐食性的幼虫阶段和动物寄生性的成虫阶段相交替的生活史 虫体在无脊椎动物宿主体内发育到性成熟,交配,产生后代;幼虫仍旧寄生在这个宿主体内,直到宿主死亡,此后幼虫利用宿主的尸体为食,并发育到感染阶段。当感染幼虫被另一个无脊椎动物宿主吞咽以后,它们即获得了新宿主。这较之前者就大大进了一步。

6.寄生于动物的雌雄同体(或孤雌生殖)的雌虫与自立生活的雌雄性虫体的世代交替 寄生在哺乳动物肠道的雌虫(行孤雌生殖。或可能为雌雄同体)产生后代,并排出宿主体外。这些幼虫可以在自然界发育为自立生活的雌、雄虫,并连续繁衍几个世代,也可以由此种幼虫和(或)自立生活之雌虫所产的幼虫在自然界发育为感染幼虫,侵入宿主体内,发育为寄生型雌虫:例如寄生于家畜的类圆线虫就是这样。

7.完全连续的寄生生活 这是已经完全适应于寄生生活的类型,已无自立生活的任何需要。例如,马尖尾线虫。它们的雌虫在马的肛门周围和会阴部产卵。当在卵壳里发育形成感染幼虫的时候,这种卵就能够感染同一个或另外的马匹。除去虫卵排出之后到再次感染之前这段间隙之外,它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马的大肠中。

寄生(寄生生活 parasitism)是许多种生物所采取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生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类型。

在这一关系中,包括寄生物(parasite)和宿主(host)两个方面。

寄生物暂时地或永远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身上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共栖(偏利共生 commensalism) 寄生物得到好处,但并不酬谢对方,亦不损害对方,通常把此种关系称作共栖。

互利共生(mutualism) 结合双方互有裨益。例如,寄居于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和寄居于马属动物大结肠中的若干种纤毛虫,它们帮助宿主消化植物纤维;互利共生甚至可以发展为一种固定的、永久的关系,达到彼此不可分离的程度,例如.白蚁和寄生在它们肠道里的鞭毛虫的关系。

寄生虫与宿主

寄生在另一类动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身上取得它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被寄生的这另一类动物常称作宿主。

孔繁瑶 肉食动物依赖其捕获物和寄生虫依赖其宿主有着本质的不同

寄生虫的类型

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

固需寄生虫

兼性寄生虫

暂时性寄生虫

永久性寄生虫

专性寄生虫

多宿主寄生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假寄生现象:自由生活

通过寄生:寄生虫幼虫进入非专性宿主体内,发育一定时期死亡

宿主

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补充宿主)

贮藏宿主(传递宿主)=不发育

保虫宿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带虫者

 媒介

 通过寄生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发育)

 假寄生现象(自由生活)

假寄生现象

某些本来是自立生活的有机体偶尔主动地侵入或被动地随食物带进宿主体内。发生这种情形时,有的"寄生虫"能在宿主体内生活一段时间。如粉螨科的某些螨类,正常生活于谷物、糖和乳制品中,误入人的肠、泌尿道和呼吸道时,可能引起相应器官的一时性出血性炎症,当它们死亡以后,其躯壳便随排泄物或分泌物排出。

也有些假寄生虫对宿主不引起任何危害,但当它们被发现时,可能被缺乏经验的化验人员误诊为某种无名的寄生虫病。

通过寄生现象

有些寄生虫的幼虫,有时误入一个非专性宿主体内,进行一个时期的发育之后,终因环境不适而死亡。这种情况称为通过寄生现象。

这实际是寄生虫宿主关系极不适应的一种状态,故常带给宿主以严重的损伤。

带虫现象

有时一种寄生虫病在自行康复或治愈之后,或处于隐性感染之时,宿主对寄生虫保持着一定免疫力,但也保留着一定量的虫体感染,这时我们称这种宿主为带虫者,称这种状态为带虫现象。

带虫者最容易被人们忽略,常把它们视为健康动物。其实,带虫者在经常不断地向周围环境中传播病原。在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中,对待带虫者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带虫动物的健康状态下降时,可导致疾病复发。

成年==幼畜

媒介

通常是指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种低等动物,更常指的是传播血液原虫的吸血节肢动物。

例如,蚊子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疟原虫,蜱在牛与牛之间传播双芽巴贝斯虫等等。

媒介只是一个通常为了方便而使用的名词,完全不反映寄生虫宿主关系的实质。就拿疟原虫和双芽巴贝斯虫来说,它们是在媒介___蚊和蜱的体内进行有性繁殖的(终末宿主)。

固需寄生

寄生虫已经变为完全依赖于寄生生活而不能脱离其宿主,如绦虫、吸虫和大多数寄生线虫。

兼性寄生

有一些寄生虫尚处于寄生的低级阶段,属于兼性寄生:例如,有些蝇类(绿蝇、丽蝇、金蝇等)的幼虫,即所谓伤口蛆,它们可以生活于动物的尸体上,也可以寄生在活体的伤口中。

贮藏宿主

有时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幼虫转入一个并非它们生理上所需要的动物体内,但保持着对宿主的感染力,这个动物被称作贮藏宿主。例如,寄生于家禽和某些野鸟的气管比翼线虫,它们的卵在自然界发育到感染阶段的时候(卵壳内含有一个感染幼虫),既可以直接感染鸟类,也可以被蚯蚓、某些昆虫或软体动物吞食,暂时地寄居在它们体内,以后随同蚯蚓、昆虫或软体动物之被啄食而感染鸟类。这些类似中间宿主的动物称为贮藏宿主。

从这个例子来看,感染幼虫先集中在贮藏宿主体内,显然增加了感染鸟类的机会。有的书籍中称贮藏宿主(reservoir host)为传递宿主(paratenic)。

二、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肉类食品为载体传播的病

猪带绦虫病

牛带绦虫病

旋毛虫病

肉孢子虫病

弓形虫病

蟹蝲蛄/鱼虾/贝类/蛙蛇/螺蛞蝓/黄鳝泥鳅

水产食品为载体传播的病

并殖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

后睾吸虫病

异形吸虫病

棘口吸虫病

重翼吸虫病

海狸吸虫病

裂头蚴病

增殖绦虫蚴病

裂头绦虫病

 线中殖孔绦虫病

 管圆线虫病

 异尖线虫病

 颚尖线虫病

 膨结线虫病

动物性非食品为载体传播的病

一、阔盘吸虫病

二、双腔吸虫病

三、复殖孔绦虫病

四、矮小啮壳绦虫病

五、缩小膜壳绦虫病

六、柯氏伪裸头绦虫病

七、西里伯瑞氏绦虫病

八、伯特绦虫病

九、棘头虫病

十、筒线虫病

十一、龙线虫病

植物为载体经口感染的病

一、姜片吸虫病

二、片形吸虫病

三、同盘吸虫病

四、嗜眼吸虫病

寄生虫生活史

水、土壤为载体经口感染的病

一、猪囊尾蚴病

二、棘球蚴病

三、多头蚴病

四、细颈囊尾蚴病

五、毛细线虫病

六、毛圆线虫病

七、蛔虫病

八、食道口线虫病

九、小杆线虫病

十、舌形虫病

十一、贾第虫病

十二、隐孢子虫病

十三、阿米巴病

十四、小袋虫病

水、土壤为载体经肤感染的病

 日本血吸虫病

 东毕吸虫病、毛毕吸虫病及其尾蚴性皮炎

 类圆线虫病

 钩口线虫病

蜱、昆虫为传播媒介的病

 巴贝斯虫病

 马来丝虫病

 恶丝虫病

 吸吮线虫病

 泡翼线虫病

 美洲锥虫病

 非洲锥虫病

 内脏利什曼病

 疟疾

蜱、螨、昆虫接触性传播的病

 蜱寄生

 疥螨病

 胃蝇蛆病

 狂蝇蛆病

 皮蝇蛆病

空气、飞沫为载体经呼吸感染的病

卡氏肺孢子虫病

1909,Chagas 豚鼠肺发现新物种—肺孢子虫(Pneumocystis),误认为是枯氏锥虫的一种形态学类型。

1912年Delanoe 和Delanoe将其命名为卡氏肺孢子虫 (Pneucystis carinii Delanoe et Delanoe 1912)。

分子生物学表明它是一种真菌。导致人体肺部炎症的虫种也不是卡氏肺孢子虫(P.carini),而是新命名的Pneumocystis jeroveci Frenkel 1999。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TORCH 五项

是指一组病原体:T即刚地弓形虫,O即others,比如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梅毒螺旋体等;R即风疹病毒,C即巨细胞病毒,H即单纯疱疹病毒。

伊维菌素(大村智,坎贝尔)/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诺贝尔奖